6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刘志全司长向大家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有关工作,并共同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40余家境内外媒体记者来到发布会现场。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首先向记者们通报了生态环境部近期重点工作进展。
1 生态环境部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生态环境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2 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92个现场组共发现25省份5206个各类环境问题
2019年5月15日至24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第一阶段统筹强化监督工作,聚焦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开展现场监督,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水源地保护、“清废”行动、打击“洋垃圾”进口、长江“三磷”整治、斯德哥尔摩公约和汞公约履约抽查、群众信访线索现场核查等7个专项任务纳入统筹,共组成25个省工作组92个现场组,现场核查25个省份251个地市625个县(区)3804个点位,共发现各类问题5206个。
3 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对天津、唐山、大连、烟台4市入海排污口排查工作
6月24日至28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对天津(滨海新区)、唐山、大连、烟台等4城市入海排污口现场排查工作。在4市无人机航测的基础上,生态环境部组织260个现场组,对1700公里的海岸线进行拉网式排查,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目标。同时,环渤海其他地区也在抓紧行动,推进基础资料整合分析、无人机航测等任务,下一步,我部将组织对各地航测结果进行统一解译,并有序完成环渤海其他9个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其他62个城市的现场排查。
随后,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刘志全司长向大家介绍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有关工作。
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刘志全
推动环评管理从过去以项目准入为主向既抓宏观又抓微观的全流程管理转变
自去年生态环境部机构改革以后,环评司的名字发生了变化,从环境影响评价司变为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名称的变化反映了职责的整合和管理思路的调整,就是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改革精神和部党组部署,从过去以项目准入为主的管理向既抓宏观又抓微观的全流程管理转变,逐步构建起“三线一单”为空间管控基础、项目环评为环境准入把关、排污许可为企业运行守法依据的管理新框架,深化整个环评与排污许可体制机制建设。
媒体提问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环评领域“放管服”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取得哪些成效?
刘志全:目前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了进一步提高。这里面,既有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问题,也有依法严格执法、又坚决反对“一刀切”的问题。
“放”的方面,砍审批事项,环评涉及的5项行政许可,已经依法取消了部门预审、试生产审批、竣工环保验收许可、环评机构资质许可4项,仅保留1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管”的方面,一是加强“三线一单”宏观管控,二是出台有关建设项目环评事中事后监管办法和指导意见,对未批先建等违法行为加强监管执法。
此外,还加大对环评文件质量的监督检查,2018年生态环境部抽查了535个环评文件,处理了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31个单位和76名环评工程师。
【关键词:未批先建】
北京晚报记者:从中央环保督察公布的案例来看,未批先建问题在地方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今后是否会加大对此类问题的查处力度和问责力度?
刘志全: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发现未批先建的问题在不少地方确实存在,且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类问题,生态环境部历来高度重视,也一直态度鲜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
今后,查处力度也不会减弱,而且会持续加严。即将开展的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也会持续关注未批先建等环保问题,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关键词:排污许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排污许可工作进展情况如何?是否存在“应发未发”等问题?如何解决?
刘志全:排污许可制实施两年多来,“一证式”管理的理念正在逐步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截至6月27日,全国共发放排污许可证近5.1万家。但是确实尚未实现企业全覆盖。
今年3月起,生态环境部组织北京市等8个省(市)针对火电、造纸等24个重点行业开展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试点,8个清理整顿试点省(市)在过去发证近14000张,此次清理出无证企业3500多家,一些应发证企业仍游离于环境监管范围外。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继续推动试点地区清理整顿工作,推广到全国范围。针对未批先建、无总量指标、暂不能达标排放等情形,可以企业作出整改承诺后先发许可证,给予合理过渡期。如果整改期限到了还没做好,再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严格禁止少报、瞒报、弄虚作假,以及以清理整顿为名搞“一刀切”等两类行为。
【关键词:冬病夏治】
华夏时报记者:去年攻坚行动目标完成不是很理想,今年生态环境部在大气污染治理上将做哪些工作?
刘友宾: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高位,要久久为功,不能有丝毫松懈。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既要“冬练三九”,做好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又要“夏练三伏”,持之以恒地落实好蓝天保卫战各项措施。
在今年大气治理“冬病夏治”上,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化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持续推进移动源污染防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此外,进一步加大强化监督帮扶力度。
截至目前,2019年5月启动的新一轮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监督帮扶工作已进行第4轮次,前3轮共向地方政府交办涉气环境问题2241个。
【关键词:环评管理】
界面新闻记者:环评资质取消后,是不是意味着环评管理放松了?
刘志全:取消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单位的资质许可,并不意味着不管,相反,修改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监督管理、责任追究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赋予了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更强有力的监管武器。
环评文件如果存在严重质量问题,将对负主体责任的建设单位将处五十万至二百万元罚款,对其相关责任人员处五万至二十万元罚款;对技术单位罚款额度由1至3倍提高到3至5倍,并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禁止从业;对编制人员实施五年内禁止从业等处罚,构成犯罪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禁止从业。
【关键词:垃圾分类】
新京报记者:目前上海等地垃圾分类试点如火如荼,生态环境部在推动垃圾分类中做了哪些工作?
刘友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6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生态环境部首先是推动修法,积极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修订,将垃圾分类制度及相关要求纳入修订内容,并进一步明确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和污染防治要求;同时,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确定首批试点城市,探索垃圾分类的模式和机制;此外,严格执法并督促垃圾处理行业达标排放、推进垃圾处理等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45座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
封面新闻记者:企事业单位在领到排污许可证后需要开展什么工作?
刘志全:企业按证排污、生态环境部门依证监管,是排污许可制度落地的关键,我们非常重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有关企事业单位在领证后,应依承诺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规定排污并落实各项环境管理要求,并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依法开展自行监测,做好信息公开,此外还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建立准确完整的环境管理台账,按期如实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告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生态环境部门应当依证开展监管执法,强化排污许可证的证后监管力度。
【关键词: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
路透社记者:北京、上海等多地宣布将在今年7月1日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部分汽车生产厂家反映提前实施对原本的排产、销售造成了很大压力,如何评论此事?
刘友宾:2018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三年行动计划》要求:2019年7月1日起,重点区域、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提前实施国六排放标准,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促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从技术和产业准备情况看,汽车生产企业已完成大部分车型国六开发工作,目前已进入量产销售阶段。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大生产、销售企业环保达标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达标车辆违法行为,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符合国六标准的车辆。
【关键词:“三线一单”编制】
中新社记者:“三线一单”编制工作进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刘志全:全国各省区市“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共分两个批次推进,第一批为长江经济带11省市和青海省,目前省政府层面正在审议,下半年将陆续发布实施,其他19省区市今年年底初步完成,明年发布实施。
“三线一单”技术难度大,需协调的部门多,目前仍面临分区环境管控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成果落地应用的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地工作基础不平衡等多方面挑战。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顶层设计,服务好地方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
【关键词:污染地块环境管理】
澎湃新闻记者:环保组织近期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主要城市多个污染地块未完成修复即被出让,存在环境安全隐患。请问生态环境部对此怎么看?
刘友宾:自《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以来,我国污染地块环境管理取得了积极进展,部门联合监管机制逐步形成。目前,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均已公开污染地块名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初步建立了污染地块信息共享和联动监管机制,严格用地准入。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加强联合监管,严格用地准入,出台土壤污染责任人认定办法,有效管控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切实保障人居环境安全。